园景人
首页
资讯
景观干货
招聘
景观案例
园匠杯
网址导航

福建下石村桥上书屋 / 李晓东工作室

连接 “现在”,“过去” 与 “未来”。

福建

李晓东工作室

背景 | CONTEXT


两年前的一次土楼行与这个座落在闽南的村落结了缘。小村落名叫下石村,虽属同一个村,早年却是由两个圆形土楼组成,中间横跨一条溪水,传说旧时两个土楼的家族互为仇敌,遂划渠为界,互不往来。


桥上书屋的概念由此而生。土楼之间,溪水之上,桥与学校,舞台与场地,意在连接 现在,过去 与 未来。



桥上书屋只有两个班,功能非常简单却多样:两个阶梯教室,一个小图书馆,两个舞台,一个商店,多个功能块全部安置在桥上,教室单侧的走廊通向中间的图书馆,两个教室在两端,分别朝向两个土楼。


教室端头分别设计为转门和推拉门,使端墙外在课余时间成为两个可以为住民服务的舞台。


上课时用作黑板和讲台,放学期间村里则在此举行木偶戏等表演性质的公众活动。


建筑从功能和形式语言上为两座土楼创造了连接,同时也联系并重新组织了周边的空地,为村落提供了很好的公共广场,广场一边是圆形的带有粗糙痕迹的土楼,另一边是精致简练的舞台,对话双方的强烈对比使整个空间充满了张力。


每逢傍晚和夜里,这里就聚集了村里自发活动的人群。


这样的设计不仅为孩子们提供了学校教室,解决了交通联系问题,而且为整个村带来了交流的中心。


在传统的语境下进行建筑设计,其形式语言往往会陷入两种极端,一种是夸大并沉迷于当代技术的表现,另一种是强调原发,流连在工业化以前的怀旧情绪。在桥上书屋的设计中,通过谦逊而现代的技术语言寻求一种介于两种极端之间的方式。


整个建筑采取钢桁架结构,桁架内部的整体空间作为主要的教室用途,两个教室中间设置公共空间。


教室外侧设置走道,在教室和表皮之间增加一道视觉通廊。


外表面采用1015@20的木条格栅,用钢龙骨固定。


如薄纱一般的表皮处理使室内的视线与行人之间不发生干扰,同时远处溪水的风景又可以畅通无阻的进入到室内。


下部用钢丝悬吊过河的公共桥梁,桥梁为Z字折线形,避开对两个端头广场的空间冲突,刻意避开了正对广场的方向。


土楼村落的社区空间古老而又匀质,在这种长期封闭的传统秩序自我生长而形成的白板(Tabula Rasa)上,桥上书屋表达了一种点状介入的概念。


其针对这种封闭体系与现代生活方式的矛盾采取了犀利的 针刺疗法,以现代语言的建筑置于传统的村落社区空间,以精确和现代感为充满自发性和手工性质的原生空间注入强心剂,试图通过刺激整个空间体系的问题关键点,使整个系统产生新的活力。


从这个角度看,桥上书屋的设计从选址到其着眼点皆超越了小学教室的功能本身,而关注到整个村落的整体空间问题。

1条评论
游客491 2020-05-16 20:18 回复 0

非常捧的建筑,非常捧的设计师


关于我们
产品
服务
网站栏目
咨询反馈
close
close
close
close
欢迎加入【园景人】
快去完善你的个人信息吧!
完善资料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