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梅沙奥特莱斯Outlets景观海绵化改造注重海绵与景观的全过程融合,在完善雨水生态过程的同时,着力于提升空间环境品质、重塑生活场景,以此有效聚集滨水商业小镇的人气,激活商业空间价值,从而实现海绵景观的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的共赢。”
深圳自2016年被列为试点城市以来,将海绵城市建设与治水、治城融合,积极建设河湖公园等生态类项目,绩效评价在第二批试点城市中名列榜首。随着“十四五”规划的落地开展和二〇三五远景目标的提出,全国进入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示范的新阶段,深圳市在关注大尺度区域型海绵项目的同时,积极探索场地尺度的海绵建设,关注公共空间改造与海绵的融合等领域。
让海绵景观成为日常
深圳市大梅沙Outlets滨湖景观与海绵城市改造
大梅沙奥特莱斯位于深圳市盐田区东部海岸带,山体连绵,海景开阔,大梅沙河蜿蜒其中,与大梅沙海滨公园、东部华侨城景区、万科国际会议中心、大梅沙国际水上运动中心、大梅沙艺术村等共同形成了深圳重要的城市名片。
片区自然本底良好,多年来持续推进山林湖海等环境改善项目,逐步构建并完善区域的生态格局,生态服务价值与环境品质有了较大提升。
@山海之间的大梅沙奥特莱斯Outlets
奥特莱斯小镇建于2010年,经过近12年的使用及台风“山竹”等影响,生态功能不足,环境品质下降,空间布局无法满足新时代背景下购物休闲人群和周边居民的日常休闲需求。
@大梅沙奥特莱斯Outlets现状问题
区域综合研判,“针灸式”塑造景观海绵场景
以区域视角研究生态过程,结合场地条件精准识别关键节点,以雨水过程为线索,将海绵理念和工法融入场景设计中。期冀通过景观海绵场景的构建,形成蓝绿交织、生态人文共享的滨海特色生态海绵示范片区,打造水文、景观、生态交融共生的高品质商业公共空间,激活大梅沙片区商业文旅休闲的新动能,让海绵景观场景成为生活的日常。
@大梅沙奥特莱斯滨水商业空间海绵化景观总图
@大梅沙奥特莱斯滨湖景观与海绵改造效果
01
滨水岸线
综合奥特莱斯商业小镇岸线来看,此段岸线的景观价值最高,原有台阶式驳岸垂直入水,可落座远望,但不便亲水。设计以舒适亲水为核心出发点,以林荫广场为庇护,保留转角瞭望亭,将台阶式驳岸改为”两级落座宽台阶+悬浮平台”的方式,宽台阶可落座远望、平台可亲水互动,丰富了岸线的停留空间,干净利落的平台强化了半岛的特质,夜晚灯光的勾勒更显岛屿的静谧。
@宽台阶可落座远望、平台可亲水互动
改造后飘台式沿口下方为鱼类提供了躲避、遮荫的好去处;水域吸引黑天鹅逗留,其与人们互动,形成了奥特莱斯新的热点场景,人流量增大的同时,有效激活了周边的商业。
@夜晚灯光的勾勒更显半岛的静谧
@轻倚水岸,亲友畅谈,与天鹅合影,成为奥特莱斯最新的网红体验
@改造后的滨水岸线吸引黑天鹅的到访
02
林荫广场
原有场地包括造景式水景、花池和陈列灯具,布局方式不利于充分体验商业场景,在经年累月的使用之后,场地出现多处下沉和凹凸不平,由于缺乏下渗功能,常有积水,品质下降。台风“山竹“过后,树木残缺,加之下层地被老化严重,不仅缺失生态价值,也影响了商业功能,人们不愿意在此停留或通过。设计保留原有乔木,补植空缺乔木,提供上层呵护,形成自然华盖,将场地梳理平整,实现整洁有序、通过停留各有所属。
@黑白灰透水铺装重塑整洁有序广场
@保留原有乔木、点植空缺乔木,形成自然华盖的林荫广场
重新划分汇水分区,构建“渗透性铺装+渗透式树穴+开放式线性沟渠+雨水花园“的海绵体系。采用黑白灰三色高品质陶瓷透水砖替换水泥砖,帮助自然下渗。雨水花园分散化布局,就近吸纳和净化雨水,加强雨水路径上的处理能力。陶瓷透水砖、生态树池、雨水花园下铺导流盲管,并与开放式渗渠相连,净化后的雨水导向生态池塘(原荷花池)进行末端净化。
@透水铺装、渗透树池与渗渠形成完整的海绵系统
改造后场地性能有了很大的提升,雨后即可上人活动,亭亭华盖予以场地荫凉,全时段的舒适度迅速增加了购物人群的数量,也吸引周边居民来此休闲,在层叠的光影中享受林荫下的自在生活。
@林荫广场为购物休闲人群提供活动空间
@广场也成为周边居民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03
渗透型儿童场地
场地内硬底水池已荒废,空间闲置,存在安全与卫生隐患,同时,小镇内缺乏儿童活动场地。设计将废弃水池改造为自然儿童乐园,以期有效利用场地、吸引人流。设计倡导在自然中游戏,将雨水花园镶嵌在地形起伏的游乐场地内,种植大腹木棉,既富有象形特质,又具备遮荫功能。
@渗透式可呼吸的儿童地形游乐场地
传统的非下渗式儿童活动场地普遍存在积水问题,使用不久便因积水导致品质下降,造成使用与维护的困扰。本项目更改传统做法,采用整体渗透式EPDM地面工艺,雨后即可上人活动,同时保证了环境的持久品质,通过海绵景观,用空间滋养温情的亲子时光。
@地垫与雨水花园交错处理凸显场地特色,并更利于径流组织
04
下凹绿地
在水岸西侧的图书馆门前,原来是一片硬质铺装广场和零星点缀式的混凝土树池。由于常年积水,老旧破损的铺装容易产生淤泥,严重影响通行、休憩等使用功能和商圈形象。
将硬质铺装场地改造为下沉绿地,以草坪作为场地核心,以台阶和石笼座椅进行围合,方便落座休憩;四周以铺装广场进行衔接,作为公共活动空间。保留原有乔木,补植线型树阵,勾勒出场地边界并丰富竖向景观体验。
@阳光草坪与完型大树形成风景画卷
@透水铺装+下沉绿地+带状雨水花园共同组成的海绵场景
05
生态停车场
原停车场流线和布局不佳,硬质地面缺乏渗透功能,降雨时积水严重,且排干时间较长。设计优化布局与流线,将原停车场路面整体升级为透水沥青材质,路面雨水通过消能带导入雨水花园,雨水经过净化,传输至生态池塘末端蓄存并净化回用。
@兼具海绵功能和艺术美感的生态停车场
@中央雨水花园作为生物滞留设施
@生态停车场的海绵过程
06
生态池塘(原荷花池)
生态池塘位于岛东侧,改造前为硬质的荷花池,水体缺乏自净能力,影响环境品质。设计保留原有高大乔木,拓展亲水平台,增设石笼木座椅。
@生态池畔,时光清浅,一步一安然
在池塘内周增加挺水植物缓冲带,并采用清杂覆土、底泥消毒、构建苦草与微生物群落等一系列技术方案,重构“水下森林”系统,帮助水质稳定达标,作为终端调蓄功能可有效减轻区域压力,净化后的雨水可用于公区浇灌与路面冲洗。如今,池塘美景吸引着孩子们前来戏水,成年人在池边享受生活慢时光,一处珍贵的城市公共空间被充分“盘活”。
@生态池塘的水生态修复过程
07
入海口湿地
原入海口构造较为单一,以硬质河底和水泥砌块驳岸为主,水生植物群落尚未形成,净化能力不足。人工湿地由微生物菌群系统、多孔盲管导流系统、表流湿地系统、钢筋砾石基底系统、功能性水生植物系统组成,利用旱伞草、再力花、美人蕉等功能性水生植物,通过砾石与植物根系截留、过滤、降解、吸收氮磷等有机物,控制入海口面源污染,提升入海口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人工湿地完善入海口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钢筋砾石基底,功能性水生植物和微生物群落构成的人工湿地
结语
改造后,场地径流总量控制率由55%提升至70%以上,面源污染控制率由45%提升至60%以上,有效达成提升目标。同时,为检验建设效果,团队于2022年5月、7月、8月等几次降雨时前来奥特莱斯观察,实地发现透水沥青、透水地垫、透水陶瓷砖、雨水花园等如期发挥作用,真正实现“小雨不湿鞋,大雨无内涝”的建设效果。树木、草坪、花园、湿地中的植物经历数次大雨考验,已长势喜人。如今,下雨也不会影响购物游客及周边休闲人群的兴致,在广场上撑伞漫步,于水岸边游戏、与天鹅嬉戏的人们随处可见。
团队深耕高密度开发区的海绵城市建设项目多年,坚持“五可“的工作原则,以项目推动理念落地并形成丰硕的研究成果,完成了万科云城、前海企业公馆、深湾公园等诸多引领行业的标杆性海绵城市项目。大梅沙奥特莱斯海绵化改造的成功实践,是团队的又一次迭代突破,在海绵技术与生活与美学融合的过程中,形成沉浸式的海绵景观体验,也为深圳市高密度商业项目的景观海绵化改造贡献了经验。
海绵城市全过程技术服务:深圳万都时代绿色建筑技术有限公司
景观设计顾问:深圳市未名设计顾问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