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本书叫做《为什么伟大不能被计划》,里面罗列了包括CHATGPT在内的许多颠覆性的创造——他们都不是被完整的计划出来的,而是摸着一块块踏脚石依靠着探索精神一步步走出来的。而城市更新就是这样一件伟大的事情:多年的城市发展,让整座老城地上地下,表里内外都有极其丰富的信息要素,更新的过程更是如一场漫长的微创手术,或者更像是寻宝过程——目标未知,路线不定。寻宝者的任务,是在寻找一个个的踏脚石立足点,努力探索尽量大的区域,再看看探索过的区域里,都有哪些价值连城的小玩意。
项目背景
Background
项目位于宜昌市夷陵区的最核心区域,是东湖大道城市更新项目的重要节点。更新前的城市空间和面貌已经不再能满足小溪塔片区居民的生活需求。项目西侧与南侧分别是夷陵区重要的城市主干道东湖大道与夷兴大道,因此这个路口在更新前充斥着拥堵的车流和人流。于是拓宽车行道路成为改造的第一块踏脚石。拓宽后的建筑显得面貌陈旧,人行空间拥挤,因此在不断地讨论推翻再重构之后,拆除这座金三角大楼成为第二块踏脚石。
当得知将拆除一栋楼打造一座街角花园的时候,我们对这个不到3000平方的空间肃然起敬了起来,因为这个3000平方是对接未来夷兴广场重要空间节点的踏脚石,给未来城市核心绿地做好开头;也将会成为小溪塔老城城市更新的踏脚石,给小溪塔区公园城市营造打下一个模板;更是当下与未来生活链接的一个踏脚石,给夷陵区未来城市活力绿道营建的启动节点。
△ 拆除前的街角,是一处名叫金三角的多层楼房
△ 更新后的旋转水滴公园
场地现状
Site Analysis
拆除建筑后,场地涌现了许多新的问题:大量的地下管线影响场地植物种植、原本是背街面的破旧建筑外立面被暴露出来、城市的变电房也赫然出现,以及由于山地丘陵城市带来的高差关系成为了场地背景。在整个设计过程里,我们探讨所有的可能性,与周边建筑的交通关系、与未来城市公园的交流方式、城市路过人群行为模式、空间使用的可能性。
△ 拆除金三角大楼后复杂的场地现状
设计挑战
The Question
这样的复杂条件,自然带来了多重的设计挑战:
01. 如何有效引导人行道人流进入空间。
作为夷陵区最繁忙的十字路口,每日会有大量的人流在此路口停留驻足,如何构建场地肌理有效引导人群进入空间内部,并不影响城市人行道交通,是第一挑战。
02. 如何构筑可以停留的场地空间
由即将更新的建筑山墙面、变电箱、变电房、城市地台围合出来的场地空间面积不到3000方,为场地引入一个什么样的停留空间,让这3000方的空间更具停留的吸引力,是第二挑战。
03. 如何与周边居民的生活有效耦合
作为一个老城区的街道一角,周边的社区大多为上世纪的多层住宅,楼间距逼仄活动空间狭小,在这个公园城市与活力绿道的启动节点置入什么样的活力功能,才能与周边社区、学校的功能充分耦合,是第三挑战。
△ 旋转水滴公园设计范围
设计策略
Title Solution
稳定中的无限运动水滴构建起来的空间秩序,有效的引导着城市人流。由旋转花坛、地面LED灯带构成的环,不是单纯的静态同心环,是类似运行中的曼陀罗曲线定格的那一瞬间,类曼陀罗曲线带来的瞬时动感,让整个场地既有如水滴落下的涟漪感,又有水滴甩出环绕的动态感,所有动线都依着一个内核而生,有互相独立的动力又有互相依存态势,
△ 旋转中的类曼陀罗曲线构成动线的引导和场地肌理
△ 旋转的水滴构建起来的空间秩序,有效引导城市人流
定格中的动态元素构架为场地提供停留边界。以浓密绿化弱化暂时无法提升的建筑边界,不停环绕的曼陀罗曲线在定格中成为场地边界富有动感的廊架、花坛与座椅。廊架作为边界,既是行人停留空间,也是经营空间,更是未来城市绿地的入口空间。人行道边界的花坛,即吸引人进入又引导人路过,也为行人提供临时的等候空间。
△ 曼陀罗曲线定格成为场地边界、动线边界、休闲边界
△ 旋转水滴廊、水滴城市家具构成了场地功能边界
一个下沉的安静草坪,或许会让人停留下来略作休息,但远没有一个有活动内容的活力小山丘来的有吸引力,而下沉的草坪即刻变身成为一个天然的安全活动场所。周边学校上下学的孩童以及大量生活在旧城中的市民,都需要一个充满无限可能性的全龄活动场地来缝合日常生活空间的缺失,这个街角注定即能安静停留又能活力满满。
△ 活力内核功能的注入
如此三步策略,每一步都似乎是空间自己在自动生成,一气呵成,动静相辅,设计师要做的,只是在这件事情中摸清事件边界,找到一步步踏脚石,助推整个事件的形成。
△ 旋转水滴公园平面图
设计要素
Space Design
整个场地由活力山丘、旋转水滴廊、水滴城市家具、雨水花园等多个设计要素构成,构建成为了充满活力的街角公园。
△ 空间要素及其细节要素
高出草坪1.2米的小山丘带来的活动空间,是献给周边孩子的礼物。草坪下沉450公分,让这个场地的边界天然有了家长看护的座椅。活动转盘、攀爬山丘、钻洞筒、大小两组滑梯让孩子们有无限玩乐的可能。草坪上甩出的草坪水滴雕塑,也成为了儿童跑跳的对象。
- 旋转水滴廊 Water Droplet Rack -
类曼陀罗曲线升起的折纸式渐变长廊,在空间中保持了旋转水滴的动态要素,是场地休憩边界的同时,也是一个南高北低的雨水收集长廊。在落雨时,雨水顺棚顶而泄,汇于廊架北段一处,顺着廊下的金属雨链汇聚于地面的不锈钢集水装置。
△ 旋转水滴廊参数化生成图
将廊架自上而下拆解,可分为双曲面异形不锈钢板顶板、桁架结构骨架、双曲面异形不锈钢板天花、树状结构支撑柱、独立桩基础五个层次。顶棚的三层都以空间双曲面渐变折纸形态互相精密咬合,将水滴旋转时的形态无限定格。其下由树状支撑柱界定出的廊下空间,为市民提供了休憩、等待、看护的场所。
△ 水滴廊既是场地休憩边界,也是南高北低的雨水收集长廊
- 水滴城市家具 Urban Furniture -
水滴旋转出的瞬间动态,衍化成为了这个街角独一无二的城市家具。无论是草坪上甩出的水滴雕塑、还是廊架下可让人躺坐的水滴座椅、或者作为城市边界的旋转水滴花坛,都让这个街角更具识别性和魅力。
△ 旋转水滴花坛,即引导了动线,又为城市人群提供了短暂休憩的空间
△ 不锈钢嵌入地面,描述着夷陵的独特地域文化
△ 动态“甩出”的草坪水滴雕塑
△ 旋转水滴廊下的水滴坐椅
旋转水滴公园也是一次城市雨水花园的小型实践,充分收集了场地内地面和水滴廊顶的雨水,通过植物、沙土的综合作用使雨水得到净化,并使之逐渐渗入土壤,涵养地下水。
△ 水滴雨水花园分析图
设计落地
Construction
在这个由动态旋转水滴为内核的场地构建过程中,有大量非标物料的落地,包括且不限于廊架、花坛、雕塑、座椅。设计在过程中以精细化的场地白模推敲空间尺度分析构成关系,并深入参与到构建的每一个主材和节点把控中。
△ 旋转水滴公园3D打印模型
△ 水滴花坛、家具、廊架、地面金属嵌字等主要物料工艺的全过程跟进管控
写在最后
Afterword
建成后整个场地成为了一个拥有行人等候空间、大人看护空间、孩童玩耍空间、城市经营空间的多维度复合型街角公园,甚至被城市居民自由发挥成了闲人发呆空间、小商贩摆摊空间、阿姨舞蹈空间、儿童放风筝空间等等意想不到的使用方式。于是这样的故事会每天在这个公园里发生:大爷躺在廊架下戴着墨镜看着小孙儿和玩伴在下沉草坪里跑跳;有可能大孙儿正在旁边的小学里上课马上下学要路过这里;说不定老伴在旁边穿着鲜艳的衣服跳着广场舞;搞不好女儿在一旁花坛上坐着抠手机照看着孩子;也可能儿子刚好在旁边的大楼里上班,而自己家正好在边上的夷陵三巷,这算不算一个街角公园给一座老城带来的幸福感容器。用一个动态瞬间定格的圆生成的公园空间,解决街角当下我们能看到的所有问题以及未来可能会出现的问题,给这座不断更新中的老城一丝丝幸福感,作为设计师好像也有了点纳什均衡的满足感,最后感谢这个街角公园所有参与者的付出。
△ 旋转水滴公园的生活日常
项目信息
项目名称:旋转水滴公园
项目地点:湖北宜昌
设计时间:2023年5月-2023年10月
建成时间:2024年1月
设计面积:约3000平方米
建设单位:宜昌市夷陵区城建项目管理服务中心
施工单位:湖北广盛建设集团
市政设计:湖北中广公路勘察设计有限公司
景观设计:HID翰地景观
设计团队:吴昊、张璐、何玉江、郑司南、沈华枢、徐之璨、杨子涵、郑诗宇、张志博、陆倩、陈影、曾兆银
装置深化与制作:HASA广盛翰地装置艺术
项目摄影:IMA岸木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