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河四季的展示区包括一片公共用地和示范花园两部分。公共绿地属于代建,位于十字交叉路口,背靠滨河四季住宅区,西侧是台州南官河支流下保径,河道将住宅组团一分为二。南侧与台州中央山公园一路之隔,周边还有儿童公园、路桥公园等,小小地块被包裹在森林绿意中。
城市街角的地理位置让该场地具备天然的公共属性,可以作为激发社区活力的新业态城市共享空间。因为是代建,甲方的设计诉求还包含着让这里可以成为其业主自由社交和开展社群活动的多功能场所,需兼具功能、艺术与生态价值。
我们利用一片纯林作为景观基底,将周边的自然生态延续到场地中。湿地松是纯林主乔木,四季常绿,树干通直挺拔,叶荫浓郁,苍劲而速生。松林不规则分布其中,犹如生长在河岸边的野生丛林。林下的间隙是折线的小径,指引着人们进入其中。在浓郁的森林之上,一座悬浮在半空中的白色半透明构筑物若隐若现,成为整个空间的视觉焦点。
▲半透明构筑物犹如漂浮在森林半空
构筑物由内外两层方形盒子组合而成。内层玻璃盒子悬挑长度为5.7米,我们打破了上下挑梁之间的玻璃不能参与结构受力的传统思维方式,创新性提出了一种由上下悬挑钢梁加上层间玻璃共同构建成组合深梁的新型构件。
它将结构、设备,以及工作间整合,变成建筑中一个不变的支撑系统,周边是做无柱悬挑,使用上弹性灵活,这是它的第一个特点。其次,它将这个尺度以一米二,一米五,两米四的这些模数进行重新整理,让结构,审美变得更加可控精准,以及整个模块生产的标准化。
外层是由轻薄的钢网结构、尺度更大的方形盒子四面围合。内外层盒子之间的缝隙,我们依然借用挺拔而森野质感的湿地松填充,把森林的氛围感延续在构筑物构成中。底部空间借场地原始高差形成层层向下的木质平台,平台面积宽阔,向外向下延伸至河岸边、森林,在周边拓展出更开阔的活动区域。临河边我们保留了一片开敞的草坪,草坪与木台阶构成一座湖上剧场,方便人们聚集、露营、活动等需要。
构筑物两层空间实现了对光与环境的过滤,也创造出多一个层级的活动空间,增加了过渡空间。从内向外,玻璃盒子内部透过半透明网格可360度全视野带动感官体验,晨间的白雾在林间弥漫,阳光透过晃动的树影从网格上穿透,风拂过松林间细细簌簌,令人全然沉浸。从外向内,构筑物被隐藏在森林中,部分边界冒出头,从不同角度看可获得不同的被自然切割的景观画面。
▲构筑物如同从森林长出
构筑物兼具咖啡馆和书吧、休息区等多元实用功能,在草木与森林中,构建起一处可供行人休憩社交的林下公共活动区域。它艺术和先锋的审美本身构成了吸睛点,源源不断吸引新兴人群前往拍照、打卡,发布到自媒体平台,产生长续的网红效应。
▲构筑物兼具咖啡馆和书吧、休息区等多元实用功能
在核心场域西侧公园入口处,还存在着市政设施管道横置在河道之上,无法迁移。我们在其之上搭建木质平台,来规避隐藏这一视线不利因素。平台开阔,层叠向下,边缘处由玻璃围栏包裹,不仅构成了一处自然观河观景的平台,也可作为社群活动场所的补充。
▲将原本不利因素转为观景点
除了公共属性,公园也保持着与私域住宅的亲密联动。在滨河四季的实景展示区内,我们以一面结构轻薄的城市落地橱窗作为围界墙,橱窗破局了社区内外的视线屏障,模糊社区与公园的界限。
橱窗结构通过在上下两块平行钢板中间焊接正交的钢腹板,形成了整体双向传力结构系统,在较小的截面高度下即可获得较高的结构刚度和强度。社区居民可通过旁侧设置的出入口自由进入公园,就像走进自家后花园。
▲样板花园主入口
口袋公园作为城市中的“社交原子”,是一个兼具多样使用功能、复合用途以及激活周边社区发展的小尺度开放空间。在该项目中,我们尊重场地原始高差特点,延续大生态基底,植入当代审美的景观构筑作为功能空间与引流体,它是城市共享口袋公园,也是社区与城市内外互通的枢纽。
▲公园总平面
项目信息
项目名称:台州方远朗成滨河四季公园示范区
项目地址:台州市路桥区
业主单位:台州市方远朗成房地产有限公司
景观设计:WTD纬图设计
公园设计团队:李卉 李彦萨 余治富 石桂霖 夏雪 周震宇 欧键 郭雪灿 李淑君 田洛豪 李理 张华盛 杨平 张燕 范执鸿 韩瑞章 史浩南 张书桢 兰明姝 宋照兵 李艾峻 刘翔宇
示范花园设计团队:李卉 李彦萨 苏漾 朱小慧 李荣 杨婷婷 李理 张华盛 张燕 范执鸿 韩瑞章 张书桢 兰明姝 潘俊岑 宋照兵 李艾峻 张维峰
构筑物设计顾问:上海大椽建筑设计
构筑物结构设计:陈剑锋博士团队
公园景观施工:浙江鼎益古建园林工程有限公司
示范公园景观施工:台州市芊姿市政园林工程有限公司
景观面积:10124.5㎡(公园)/ 2443㎡(示范花园)
建成时间:2024.07
摄影:三棱镜景观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