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慢道系统是城区间价值流动的载体,
流量经济学认为:“没有流动就没有经济”,
城市漫道系统完成了空间从生产到流动的过程,
设计串绿成线、串珠成链,达到了人与自然的融合。
/
西岸自然艺术公园的建设过程中,为了实现公园东西向大贯通,经过团队仔细的研讨,提出以连接和消隐作为侧重点让 “漂浮的锦缎”这一设计实现空间中的流动价值。
通过对周边地块的现状及未来规划分析,设计期许是将地铁站、产业园区、商业区人流向公园内引入将城市中的不同区域紧密相连,打破了原有的空间隔阂。缝合被市政道路、高架、林带等割裂的绿地系统,建设步行友好城市漫道系统,更好地为周边市民及游客提供步行、游览、运动等体验,这种缝合作用不仅使得城市空间更加连续和统一,还促进了不同区域之间的交流与融合。
一期建设范围外侧面是向南连通华泾港断点、快速连接地铁站枢纽与商业组团,设计实现了公园与地铁站、商业中心的双向快速衔接设计着重强调城市与商业的紧密联系。城市作为经济活动重要载体,为商业发展提供了广阔市场和便利商业繁荣,商业同时带动城市经济发展,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
在初期调研阶段我们发现场地被河流、林带及市政道路阻断,多维绿道的建设像城市的毛细血管一样,将绿地、商业街区、历史文化街区等公共空间紧密地连接起来,形成一个连续、贯通的慢行网络。这种连接不仅丰富了城市的空间层次,还提升了公共空间的使用效率和可达性。
△用连接建立起绿道和社交场所交往的桥梁
(白色球形构筑物设计单位:张唐景观)
我们在设计和建设中注重景观的营造,通过绿化、美化、亮化等手段,将其打造成为城市中的一道亮丽风景线。同时作为公共开放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游人提供了交流、互动的平台。华泾多维绿道的建设也促进了城市空间的优化和品质的提升,使得城市更加宜居、宜业、宜游。
通过桥体与地面的高差构建出独特的空间体验,营造出丰富的层次感和立体效果。让游客可以在不同的高度欣赏到多样的景观效果,从而获得更加丰富的视觉体验。
根据实际设计出合理的人车动线,同时也注重行人的出行体验,通过提供舒适的步行和骑行环境,增加出行的乐趣和便捷性。
多维绿道设计为游客提供了丰富的休闲空间,让人们可以放下繁忙的工作亲临自然,在户外中进行散步、慢跑、骑车等多种运动方式。
多维绿道通过连接公园内各个景点和活动空间,也提高了这些空间的可达性与游览价值。同时也为居民提供了大量的户外交往空间,也增进了居民的融合与交流。
我们在设计过程中充分遵循了低干预原则,严格保护场地内原有植被。在植被配置上,以乡土植物为主,注重植物群落的自然演替和生物多样性。通过合理搭配速生与慢生树种,实现四季有景、四季有绿的效果。
充分利用原有地形地貌,通过设置台阶、坡道或利用植被进行自然过渡,既保证了绿行的安全性,又保留了自然风貌。
在设计初期定位以生态优先为原则,多维绿道的设计应充分考虑生态保护,减少对自然环境的干扰和破坏。通过保留原有植被、设置生态缓冲区等方式,使设计成为城市中的绿色走廊,而非突兀的存在。
我们根据现场考察尽可能保留场地现状原有香樟林,通过大量种植行道树、灌木等绿化植物,对多维绿道进行遮蔽和美化。这样不仅可以提升城市绿量,还能有效减少多维绿道对周边环境的视觉影响。让游人行至其中,身临其境。
△探索自然野趣
(白色网状构筑物设计单位:张唐景观)
栈桥边缘线线距离乔木约2.5m,预留足够的施工空间同时,尽量使栈桥贴近乔木,使树荫可以遮蔽栈桥,营造在林间穿行的体验。跨越华泾路段栈桥将逐渐抬升高度,保证满足净空4m的消防要求。
西岸自然艺术公园段只是一个开始,随着整个华泾片区绿带的建设,多维绿道将贯通东西向城市绿道,复合、连接更多功能和片区。我们希望通过设计把流动的概念注入生活中。让流动成为城市生活的灵魂和一条无形的纽带,将城市的各个角落、各种元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为城市生活注入了无限的活力和魅力。
项目信息
项目名称:上海西岸自然艺术公园-多维绿道(一期示范段)
项目规模:多维绿道线路总长约2.8km
建成时间:2024年
项目类型:公共景观
业主单位:上海市徐汇区绿化和市容管理局
设计单位:水石设计
工作内容:景观设计
景观设计:水石景观事业二部
照片摄影:岸木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