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源,是陶渊明笔下的 忽逢桃花林, 夹岸数百步, 中无杂树。芳草鲜美, 落英缤纷、土地平旷, 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的向往生活,是现代山谷与溪流旁的桃源。
通往桃源,并不像通往一个普通意义上的地方,车门开了,它便到了。通往桃源的路得分为两条,一条是物理上的,一条是精神上的。大家十里桃源,位于湖北十堰东部的一片山地之中,离市中心仅有3公里的路程,在隧道打通之后,更是只需行一公里便可抵达此处,称得上是出则繁华,入则清幽。所以未来,这一公里,就是城市到桃源的物理距离。这里优越的地理位置,让我们意识到,即便生活在城市当中,在这里依然有着寻找到桃花源的可能,能够消解无处寻觅田园牧歌的乡愁。于是,对于桃源生活的想象力由此展开。在这片山之中,我们打造一个功能齐备的社区商业中心,从自然与生活的角度,塑造起这片土地的桃源精神。场地本身存在12米高差,我们对场地高差、周边景观资源进行梳理,营造了一个山涧桃源。山形屋顶的美学馆与周边山体环境形成呼应,景观则以呼应与融入的介入方式,依山就势,完成对桃源精神的塑造。
设计中,我们将入口区域延长,塑造一种陶渊明笔下的夹岸数百步,转入内部,忽逢桃花林的意境感觉。同时表现形式主要以折线为主,呼应了建筑外部形状,让景观与建筑更为整体。
YAMAGATA MUSEUM OF AESTHETICS
建筑以独特的山形建筑形态,结合艺术中心以及各种商业配套,成为社区里最重要的文化与艺术地标。
建筑的山形屋顶, 与周边的自然山地彼此呼应。而景观折线的设计手法, 将桃源山涧 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意境展现。
层层叠叠的台阶消化场地高差,也将建筑承托得犹如美学馆里的艺术品,相互依托、相互融合。景观与建筑在阳光与风的交汇之间彼此延伸, 生出无数种看见美的可能。
在这里,生活的丰盛、生命的丰盈,不仅仅在于物质和情感,更是走向艺术与文化,走向精神上的桃源。
夹岸桃源
TO THE TAOYUAN
山间的生活剧场
由建筑围合出的露天空间,形成一个社区广场,就如同威尼斯圣马可广场一样,承载着丰富而灵动的生活场景。
桃花夹岸而开,开成一幅绚烂的春日织锦,让每一寸空气里,都染上着桃花的芬芳香气。
为了缓解地形原貌的高差,层层叠叠的台阶与坡道相互交错,形成台地景观,带来了分明的层次感、多重行走体验,以及无障碍功能,预设了未来社区的生活需求。
BETWEEN THE STREAM AND THE MOUNTAIN
从山上引流下来的泉水,顺着地势流下,映射出《溪山行旅》中的天地观。人行溪流小径之中,于苍山日暮之时,感悟生命的微渺与盎然。
阳光在山涧溪流上跳跃,泛着宁静通透的浅金色;清风在花树下醉眠,做一场与明月相伴的美梦。
整个场地的坡地、阶梯、折道全都与在地环境紧密结合,就势而造,拾级而上,一层一层地构成了从物质到精神的丰富生活内核。
《山之四季》中写道:住在这山里,亲眼所见这四季的更替,我才真正体会到了一年三百六十五天的真意。山是安静的,不仅仅是物理层面的,更是精神上的一种静谧安宁,让人沉下心来,向内观照,与自己对话。这里将成为社区的商业中心。而在未来,一个宜居、宜游、宜养的大型复合社区也将要落成,回应着城市未来的桃源生活。山居宁静质朴,却并不单调乏味。这里的生活边界,从居住到社交,从商业配套到艺术空间,从自然到生态,自成一个小世界,既带山居生活的悠然从容,又有人间烟火的充实丰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