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已成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在过去的20年,中国持续深化生态保护和修复战略部署,为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生态安全基础。
小溪港紧邻太湖,这里曾是渔民聚集的地方。自2020年10月1日起,太湖正式进入退捕禁捕期,小溪港生态修复工程逐步启动。随着鱼咀公园建成,昔日渔港蝶变成高品质生态湿地公园,这背后,是无锡不断深化开展“美丽河湖”行动,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的谋划和决心。
小溪港鱼咀公园位于江苏无锡经济开发区南部,处于环太湖旅游带的重要位置,周边资源优势明显,设计同时要符合太湖和水源保护地的生态要求,这成了景观建设最大的难题。
面对政策与现场的多重困难,设计团队以生态为纽带,进行生态修复、生境串联和景观建设。全面统筹左右岸、上下游、陆地水下,通过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构建完善的生态系统,康复水体自净能力,重建了小溪港崭新的生态面貌。
曾经喧闹的沿湖渔港,变成了高品质生态湿地公园。设计以微介入的景观手法,打造昔日渔港点点风帆的场地印象,漂浮栈道成为了居民休闲漫步、观光摄影的网红打卡地,让人们沉浸于自然太湖之美。湿地生态修复是城市规划中的重要环节。雨洪管理是修复湿地生态的关键,通过合理的雨水收集、排放和利用,可以有效地缓解城市内涝和水资源短缺的问题。清水河采用四步生态净化措施:引水后,进行物理沉降与过滤,使水中大颗粒沉淀;在复合生态净化区,利用湿生植物配置进行净化;砾石滩在过滤净化河水的基础上使人得以亲水,与自然互动;在调节区,运用陆生与水生植物完善生态系统。 同时,利用海绵设施有效控制地表径流,大幅减少面源污染,为生物的稳定性、可持续性提供空间。通过树林、草地、花境、植被传输沟、下沉绿地等构成完整的城市生态系统,进一步净化水质提升河道补给同时为城市双碳建设做出重要贡献。以生态为主,在有限的开放空间中,利用自然地形的高差变化,将舒适的通行与公共活动剧场叠加设计,形成丰富弹性的景观场所。 湿地是许多野生动物的栖息地和迁徙通道,保护湿地的生物多样性对于维护生态平衡和人类福祉具有重要意义。
生态湿地采用深浅交替、宽窄结合的水岸和漂浮栈道观光的形式,水下采用底泥改良、水生植物系统立体构建、水生动物及土著微生物补给,构建完善的生态体系,通过自养生态系统与异养生态系统的协同作用,湖泊实现自我净化、自我修复,生物也能够繁殖,重塑生物多样性系统。
常水位景观亲水性更强,亲水石滩、栈道、挺水植物等让人们充分亲近自然;高水位景观太湖之镜、观鹭亭、净水泉田可随水位升降而浮动,在水位上涨时保证亲水体验。将水景观与沉浸式体验相结合,陆地水下形成有机整体。通过在水面增设漂浮栈道和观鹭亭,重新演绎了昔日太湖千帆景象并兼顾观鸟功能。同时利用现状堤顶路与贡湖湾网红“彩虹跑道”联通以点带线,激活贡湖湾联动尚贤河,提升辐射力,也为周边居民提供休闲健身、体验和湿地知识探寻的理想场所。公园里南北侧的空间由桥下空间作为纽带链接,通过对桥梁阵列的结构柱灯光亮化结合休憩座椅、彩虹涂装桥底梁板、滑板波浪坡道,打造了一个具有文化内涵的高品质桥下空间,将城市“灰角落”焕发生机,呈现江南风韵的自然山水画卷。如今的小溪港鱼咀公园水清岸绿、鹭鸟翔集,水绿生态系统正串珠成链向心而成,成为城市更新湖城共生典范。为环太湖“绿色珠链”再添一颗“亮丽明珠”。 项目信息
项目名称:太湖流域小溪港周边水环境修复工程设计
委托业主:江苏无锡经济开发区发展中心
代建单位:江苏新慧恒工程项目咨询有限公司
景观设计:广州山水比德设计股份有限公司上海设计院
景观施工:江苏江达生态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北区)、无锡文旅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南区)
景观摄影:广东新山水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项目地点:江苏无锡
设计面积:184000㎡
建成时间:2023年4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