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干货
年轻人的新“疗愈地”?寺庙景观的现代化与生活化
2024-03-12 13:19  浏览:2568
图片

图片
现代寺庙景观的调性趋势

随着时代的变迁,现代寺庙景观的色调趋势也在不断地演变。从传统的红墙黄瓦,到如今的清雅、灰冷色调的现代风格,现代寺庙不仅融入了更多的现代元素,也注重展现极致的禅意和自然与生命哲学。


现代寺庙的色调趋势越来越注重简洁、纯净。灰色、白色、米色等淡雅的色彩成为了主流,这些色彩不仅使寺庙看起来更加清新、明亮,同时也体现了现代建筑的简约风格。此外,玻璃、钢结构、混凝土等现代材料的运用,也使得寺庙的建筑风格更加现代化、科技感。

图片

在古老的东方文明中,寺庙一直承载着神圣的使命,是人们信仰与敬畏的象征。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现代寺庙正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除了传统的烧香礼佛,现代寺庙已经逐渐融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成为现代人精神疗愈的重要场所。这一转变中,年轻人成为了新兴的主流客群,他们带着“网红”和“时尚”的气息,为寺庙带来了新的活力。在今天的专题里,就让我们一起结合现代寺庙的风格趋势,探索一下作为新兴城市疗愈地——寺庙景观的一些特点。

图片图片

金山岭禅院位于北京和承德交界处的金山岭五道梁的长城脚下,在有落差的山地上排列呈阶梯状。游客通过建筑群顶部开放的石头庭院进入寺庙,其间悬挂的钢板和附在混凝土墙上的钢柱围合了庭院。石院选用五块形状各异的天然岩石,代表佛教文化中构成人的五大要素。新佛寺作为现代有机建筑,为传统寺庙建筑提供了一种新的范式。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金山岭禅院 大舍建筑

图片


这座寺庙位于东京白金台车站,是禅宗分支 Obaku Sect在东京的第一座寺庙。寺庙请来了建筑师隈研吾,来重建寺庙内僧人的住所。建筑师保留了原本从寺庙储存库延伸出来的轴线,在轴线的南侧设计了一个U形的回廊和禅院。庭院的中央是一个水池,在水池中有一个舞台,方便了人们在这里举办寺庙活动。


建筑由隈研吾标志性的木制结构搭配现代钢材的组合作为支撑,外部的木质托梁和百叶窗相互呼应,不仅符合了中国寺庙强调深度和对称的布局特点,还符合着黄檗宗的几何学美学。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图片
图片
日本瑞圣寺
隈研吾建筑都市设计事务所


图片

真言宗光林寺是四国岛一座有1316年历史的古刹,建筑师奥野崇为它新造了一座新的佛教牌位堂。建筑师在钢结构的建筑腰部增加了550根桧木,同时加入了88块玻璃随机摆放在交错的木椽间,兼具加固的机能,来适应多风多雨的山中气候。由玻璃围成的光之回廊内,光线的颜色随着寺庙周围的自然环境而变化,是建筑师对佛教万物皆无常的思想的映照。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真言宗光林寺
奥野崇

图片

无缘寺回向院,位于东京市中心的两国站,是一座有360年历史的寺庙。2011年,寺庙住持找建筑师河原泰来进行改造,2年后,寺院里出现了一栋奇怪的建筑,3层的黑色半开放空间,乍一看像一座仓库,被挤在了钢筋水泥丛林之下,但它周围又布满了水晶和竹林,神秘感扑面而来。

图片

走进这栋寺庙中的现代化大楼,才发现小小的三层建筑根本就是个极乐世界,佛堂、博物馆、茶室、宿舍、电梯、空调一应俱全……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日本无缘寺回向院  河原泰

图片
图片

无忧树林是妹岛和世在千叶的总宁寺内设计的一座小建筑,供参拜和扫墓者小坐。建筑师妹岛和世使用她所擅长的材料与建筑语汇打造了这座与周边传统建筑样式完全不同,却又毫无违和感的空间。

无忧树林的整个建筑屋顶,是由三片花朵状的金属薄片构成。铝板的屋顶打磨出镜面的光亮,倒影出周围风景,底部伸出几根纤细的柱子,依然是惯常的轻盈作风。


图片
图片
总宁寺无忧树林 妹岛和世

图片

该项目位于船山山脚下,船山是京都北部以夏季篝火闻名的五座山之一,燃烧篝火是为了暗示灵魂进入天堂。建筑师希望这座寺庙的生命延续到未来。在与现有建筑的关系中,该场地可以从四个方面来感知。每个花园(樱花树花园、岩石花园、池塘花园和枫树花园)都会带来不同的场景体验,该寺庙就建在枫树花园里。


图片
图片


整个建筑被置于地下的空间中,纵深有6米。一个透明的玻璃盒子安放在地面上,作为地下空间建筑的天窗,透过磨砂玻璃的光线为地下空间带来了充足的照明。在地面上看,整个空间场景好似空无一物,而在地下空间中则有丰富的光影变化。在铺满白色砾石的花园中,新旧建筑共同创造了一个平衡、和谐的空间。

图片
图片
图片
霊源皇寺 透静庵/Glass Temple
Takashi Yamaguchi & Associates

图片图片


现代寺庙的生活化场景体现在多个方面。一方面,寺庙设计逐渐融入了时尚元素,吸引了大批年轻人的关注。这种时尚化的寺庙不仅注重建筑的外观设计,更关注内在的空间布局和功能设置。例如,一些寺庙内设有咖啡厅、休息区等,为游客提供了舒适的环境,使他们在参拜之余,也能享受片刻的宁静与惬意。


# 游人来访礼佛参观

图片


现代寺庙的转型并非偶然。在快节奏、高压力的现代生活中,人们越来越渴望寻找一处宁静的避风港,而寺庙恰好提供了这样一个场所。与此同时,寺庙也积极适应时代变化,通过引入现代设计元素、举办文化讲座和禅修课程等方式,吸引更多年轻人的关注。这种转型不仅让寺庙焕发出新的生机,也让年轻人在其中找到了心灵的寄托。

年轻人对寺庙的热爱源于其独特的魅力。寺庙不仅是信仰的圣地,更是文化的传承。在这里,年轻人可以感受到历史的厚重和文化的瑰丽,从而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同时,寺庙的宁静氛围和禅修体验也有助于年轻人缓解压力、调整心态,达到心灵疗愈的效果。

# 僧侣日常生活

图片

无论在寺庙景观中融入多少时尚和网红元素,寺庙的设计必须考虑对僧人的私密性和安全性,对其生活环境的保护是需要首要考虑的前提,以确保他们能够在宁静和谐的环境中修行和传承佛教文化。

在吸引年轻人的同时,寺庙管理者应该制定合理的旅游规划和参观规则,控制游客数量和参观时间,以减少对僧人生活的干扰。同时,也可以通过增设文化讲解、禅修体验等活动,让年轻人在参观过程中更深入地了解佛教文化和寺庙的历史背景,从而更好地保护和传承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

# 信众户外诵经、节日祈福

图片
图片
图片
上海寺庙场景

图片

文庙城隍庙街区是松阳人的精神中心,历经百年,遗存着各色建筑。然而,近年来该街区逐渐衰落,缺乏活力。为了恢复其往日的繁荣,设计中对现存建筑进行评估和保护,展现历史断层,让物质遗存与场所记忆交融共生。

图片
图片
与居民协商,切削出场地边界,恢复街区肌理。释放公共空间,打通与周边社区的巷道。在基地内植入更新系统——深红色耐候钢廊道。审慎退让现状树木和遗存,串联老建筑,容纳新增业态。营造公共开放且具传统情致的园林。廊道在街区中穿梭,如“泥鳅钻豆腐”,新旧交融,记录生成痕迹。廊道低于老建筑檐口,衬托保留建筑。新旧并存,原真表达。


图片
松阳三庙文化交流中心  刘家琨


避免深基础破坏场地。延续两庙街区的庙堂文化和市井文化,植入书店、咖啡、美术馆等业态,提供文化交流场所。恢复青云路传统格局,修缮老庙,继续市井文化活动。新旧界面交互,重聚人气。转型街区为泛博物馆,以开放姿态拥抱社区,成为松阳的精神中心。

图片图片

随着社会节奏的加快,人们对于空间疗愈的需求日益增长,寺庙作为传统的精神寄托之地,逐渐成为人们寻求内心平静的热门场所。这一现象催生了“寺庙经济”的崛起,不仅为寺庙带来了可观的收入,更为寺庙的现代化改造注入了动力。

图片
图片

在寺庙经济的推动下,宗教性场域的设计趋势正逐渐走向生活化、世俗化,甚至网红化。为了吸引年轻人的关注和参与,寺庙的设计手法更加注重年轻化和时尚化。传统与现代元素相互融合,既保留了宗教的神圣感,又注入了现代生活的气息。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这种设计趋势不仅体现在寺庙的外观上,更体现在其内部空间布局、装饰风格以及活动组织上。例如,许多寺庙引入了现代化的设施,如高科技的照明系统、舒适的休息区、咖啡厅等,使得人们在参拜之余,也能享受到舒适的休闲时光。

此外,寺庙还通过举办各类活动吸引年轻人。这些活动包括寺庙抄经、禅修课程、心灵讲座、手工艺品市集等,旨在让年轻人更深入地了解和体验宗教文化,同时也为他们提供了一个社交的平台。

图片
图片

随着年轻人成为新兴的主流客群,寺庙咖啡成为了众多寺庙的时尚打卡地。寺庙咖啡以独特的文化内涵和优雅的环境吸引着众多游客。在这里,人们可以品尝到美味的咖啡,同时感受到佛教文化的熏陶。这种独特的体验让寺庙咖啡成为了年轻人喜爱的社交场所,也为寺庙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入。

图片

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说过一句话,“如果我们不以年轻人的方式去表达历史,那我们将失去年轻人,年轻人也将失去历史。”同样地,佛学既作为一种宗教,也作为一种传统文化和思想哲学,也需要不断更新其空间视觉表达方式,满足现代人的心理需求。

图片
图片资料来源自小红书

寺庙景观的设计已经远远超出了人们的想象,新兴的寺庙经济给寺庙景观带来了非常大的变化,这种变化不仅体现在建筑风格、文化内涵等方面,更体现在寺庙与人们的互动方式和经济价值上。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有理由相信,现代寺庙将在生活化场景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成为更多人精神寄托和文化传承的重要场所。同时,我们也期待寺庙能够不断创新和发展,为现代社会注入更多的正能量和文化底蕴。
发表评论
0评